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啦啦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长篇小说穿越明末,我是造反钉子户

长篇小说穿越明末,我是造反钉子户

金黄的鸡翅膀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主角吴成绵正宇的古代言情《穿越明末,我是造反钉子户》,文章正在积极地连载中,小说原创作者叫做“金黄的鸡翅膀”,故事无删减版本非常适合品读,文章简介如下:怎么办?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了,只要岁收按时缴纳,侵吞得不要太过分,朝廷就随下面去闹了。”......

主角:吴成绵正宇   更新:2024-02-08 22:0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吴成绵正宇的现代都市小说《长篇小说穿越明末,我是造反钉子户》,由网络作家“金黄的鸡翅膀”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吴成绵正宇的古代言情《穿越明末,我是造反钉子户》,文章正在积极地连载中,小说原创作者叫做“金黄的鸡翅膀”,故事无删减版本非常适合品读,文章简介如下:怎么办?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了,只要岁收按时缴纳,侵吞得不要太过分,朝廷就随下面去闹了。”......

《长篇小说穿越明末,我是造反钉子户》精彩片段

今天要推的小说名字叫做《穿越明末,我是造反钉子户》,是一本十分耐读的穿越、历史、历史古代、作品,围绕着主角佚名之间的故事所展开的,作者是金黄的鸡翅膀。《穿越明末,我是造反钉子户》小说连载中,最新章节第646章 师徒,作者目前已经写了1359475字。

书友评价

像你写的这么真实的,真的很少见了,写的越真实,看的人越少更新太慢了

还没有开始起飞,牙就被打掉了几个,要不要对自己这么狠。。。看的头昏脑胀的,不知道作者的头发掉了多少根。

今年度历史小说里面写的最好的,已经很久没熬夜看一本小说了

热门章节

第519章 君王

第520章 庐州城

第521章 军机

第522章 淠水

第523章 强渡

作品试读


“吴兄弟,你也知道卫军的情况,屯兵和余丁平日里要操练、守城,屯田的一半乃至七成要上缴朝廷以供岁收和你们这些旗军的军粮所用,到了正德年间,朝廷整顿卫所将官和官绅豪族侵占屯田失败,开始实行营兵制,营兵大多招募而来,军饷乃是卫军的两三倍,将帅要养营兵,就只能加倍侵占军屯、吃空饷、喝兵血,要供一营兵,就得四五名军户日夜耕种、不得饱食,故而军户生活日益困苦、逃亡之人也就愈加众多。”

“屯兵逃亡,但屯粮还是照收,多出来的份额便只能压在租种屯田的民户身上,民户生活也艰辛,如何能受得住?于是也纷纷逃亡,不少民户甘于佃耕人田,不愿承种官田,军屯便大量抛荒。”

老卒叹了一声,继续说道:“那些豪右之家、有力地主见到这般情况,便主动请佃屯田,招揽百姓耕种军屯,卫军也省了麻烦,便随这些地主豪绅承佃,只要他们按时缴纳屯粮便是。”

“吴兄弟,你们也知道,朝廷的正税才不过收三成而已,真正大头的税赋是官府的那些苛捐杂税,可是官府管不到卫军的头上,军屯屯粮都有定制,虽然也不轻,但相比官府的苛捐杂税那是少了不少,这些承佃的地主再想法子和军官勾结勾结,搞些什么弄虚作假、逃纳屯粮的把戏,赚的可比民田多多了。”

老卒在桌上的档案里翻找一阵,翻出一本黄册,打开看了看,指着一页递给吴成:“万历年的首辅大臣张阁老搞过几次清丈,吴兄弟你看,武乡左近的民佃屯田有五百八十五顷四分,可收屯粮一千三百七十三石七斗二升一合,养咱们这个百户是绰绰有余了,嘿,但咱老汉从万历三十一年开始当兵,当了一辈子兵就没见过屯仓里有过一千石粮食。”

“都被张家和上面的将官侵吞了......”吴成紧皱着双眉,一个旗军每月薪饷也才一石左右,朝廷也不会全发实了,还会发麻布、木具等折色,甚至发和废纸差不多的宝钞,武乡若是能有一千石的屯粮入账,光靠自己一个百户都能养活整个千户所的兵了。

“可不是?那些地主豪绅又不是大善人,能赚怎会不赚?”老卒呵呵一笑,又叹了口气:“与其乖乖缴纳屯粮,不如把这屯粮卖了换钱贿赂将官,反正只要缴了朝廷岁收的那一小部分,其余屯粮大多留在各卫的屯仓里以备战事,屯仓里有没有粮,还不是这些将官一句话的事?”

“上面就不会派人下来查吗?”吴成感到有些奇怪,这事连个老卒都如此清楚,朝廷会一无所知?

“查个屁,当年张阁老倒是认认真真的清理了军屯,最后是个什么下场?”老卒嗤笑一声,摇了摇头:“再说了,侵吞屯粮之事哪家将官没做过?若是真查起来,搞得那些将官举旗造反,岂不是要天下大乱了?而且那些豪右之家哪个在朝中没有关系?就好比咱们这的张家,当年张老太爷是万历年的兵部尚书,张老爷当年也是辽东巡按,虽然都已经过世了,但同学门生都还在朝中为官,谁不会出手帮一把?”

“上面有人保着,下面有刀子镇着,朝廷能怎么办?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了,只要岁收按时缴纳,侵吞得不要太过分,朝廷就随下面去闹了。”

小说《穿越明末,我是造反钉子户》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吴成皱了皱眉,眼中闪着疑惑的光芒,面上却摆出一副认真聆听的表情,松了手扶着老汉坐在一块土堆上,示意他继续。

那老汉理了理情绪,说道:“军爷,您年纪轻,家里又是有背景的,当是不知道咱们这些小民之苦,这两年朝廷税赋年年在升,交了正税还有杂捐、交了杂捐还有摊派、摊派之外还要应徭役,咱们这些庄稼户没一天一时得闲,每日不过挣扎活命而已。”

“可这几年山西年年有灾,年年都歉收,朝廷的赋税却从没有一分减免,反倒越来越多、越来越重,交不起税怎么办?只能卖了一切能卖的,到最后卖儿卖女也交不起税,只能去大善人家里借贷,度一天算一天。”

吴成微微低下了头,他心中已经模糊有了个猜测,而那老汉则抹了抹眼泪,继续说道:“大善人的贷都是利滚利的高利贷,过个一两个月便连利息都还不起了,只能把田地都抵押出去,当个佃户一辈子为奴为婢,但好歹有口饭吃。”

那老汉用锄头狠狠砸着地,发出一阵阵咚咚的闷响:“田地房屋抵押出去,就成了别人的了啊!世世代代种的田、一根草一根草搭起来的屋,人家拿着地契田契,说拿走就拿走,一点也不留给俺们啊!”

那老汉重重喘了一口粗气,看向吴成:“好在大善人给俺们留了条活路,将这王家屯的田放给俺们种!”

“老汉稍停!”吴成打断了老汉的话,疑惑的问道:“王家屯的地虽说都是些依山的贫瘠山田,但总归都是军屯田,转卖军屯不说经过兵部、兵备道什么的,至少也得咱们沁州的千户通过吧?那什么大善人有什么资格把军屯田放给你们种?”

“因为王家屯的田,早就不是什么军屯了,都是大善人的私田!”那老汉摇了摇头,说道:“县里的洪主簿带着地契来的,这王家屯的田大多在天启年间就抵给了大善人家,要不是看到地契,咱们哪敢来招惹屯军?军爷若不信,那大善人的管家和洪主簿他们都在西山村,军爷可自去询问。”

吴成双眉紧皱,回头看去,一旁气息到现在还没喘匀的何老头见状会意,赶忙凑了上来解释道:“吴小旗,万历末年开征辽饷,屯军需缴纳的屯粮也翻了倍,军户本就穷困,哪里受得住?那时候就不少逃亡的了,加之天启年间灾害不断,想来是王家屯不少活不下去的军户私下里把田地抵押给了那大善人家里,抛田逃亡了。”

吴成点点头,又继续问道:“但王家屯的那些田,名目上依旧是军屯?”

“自然是挂在军屯下面的!”何老头毫不犹豫的回道:“军屯转让得层层上报,私下交易官面上都是不承认的,再说了,成了民田就得承担朝廷税赋,反倒是亏本的买卖,与其费尽心思转为民田,不如依旧挂着军屯的名义,使些钱贿赂上边,反正上面也只要屯粮大差不差便行,大多睁只眼闭只眼。”

何老头顿了顿,扫了西山村的村民们一眼,继续说道:“吴小旗,你们这次带了不少流民回来,咱们自然是照着军屯田册安置,有不少就安置到了王家屯里,想来他们种的田,就是这些名为军屯、实为私田的屯田。”

吴成听了个明白,不由得冷笑一声,还没来得及说话,那老汉却已经急了:“军爷!您知道朝廷的名目从来做不得数的,这王家屯的田既然已经成了私田,自然该按地契来!军爷,咱们这些人的田地都被收走了,若无田耕种,岂不是统统都要饿死?请军爷开恩啊!”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