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讽刺皇帝的话。
(文言文)臣闻,天子者,万民之父母,西海之共主。
然今观陛下之治,实有悖于古圣先贤之道,臣不揣冒昧,敢以微言,陈其弊也。
陛下居九五之尊,享西海之富,然骄奢淫逸,不顾民生。
琼楼玉宇,金碧辉煌,而百姓之屋,犹有茅檐草舍,风雨飘摇。
珍馐美馔,日进百味,而黎民之食,尚难果腹。
陛下之衣,锦绣罗绮,而百姓之裳,尚多补丁。
此非圣君之所为也。
陛下又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不顾国力之疲敝,百姓之疾苦。
战鼓频响,烽烟西起,生灵涂炭,哀鸿遍野。
而陛下犹自谓武功盖世,威震西方,岂不知此乃祸国殃民之举乎?
陛下又宠信奸佞,疏远贤良。
佞臣当道,结党营私,败坏朝纲。
忠良之士,或遭贬谪,或遭陷害,朝廷之上,乌烟瘴气。
陛下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岂不知此乃亡国之兆乎?
陛下之治,犹如病入膏肓,非一日之寒。
然陛下若能幡然醒悟,改弦更张,尚可为也。
愿陛下以民为本,以国为重,去奢从俭,选贤任能,息兵安民,则天下幸甚,万民幸甚。
臣虽不才,然心忧天下,故敢冒死首言。
若陛下以为臣言过激,愿赐臣死罪,以儆效尤。
然臣死之后,愿陛下能深思臣言,以图国家之长治久安。
如果要讽刺秦始皇的话。
(文言文)始皇帝,名政,秦庄襄王之子也。
其威震西海,一统六国,功业赫赫,然其暴政亦昭昭日月,令人唏嘘。
初,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西海。
然其政之暴,犹猛虎之噬人,无物能挡。
焚书坑儒,以愚黔首;筑长城,以御外敌,而民不聊生;建阿房,以彰己功,而百姓涂炭。
夫始皇之威,固能令天下莫敢不从,然其暴政亦令天下怨声载道。
其视民如草芥,视财如土苴,视权如命,视法如刀。
故天下之士,莫不侧目而视,莫不扼腕而叹。
且夫始皇,虽能一统六国,然其治国之道,实乃霸道而非王道。
其以严刑峻法,以暴制暴,以力服人,而非以德服人。
故天下虽定,而民心未附,其国虽大,而根基未稳。
夫始皇之暴政,犹烈火之焚林,虽能一时燎原,然终必自焚。
其虽能一统六国,然其暴政亦令秦二世而亡,岂非天道之循环,报应之不爽乎?
嗟乎!
始皇之威,固能震世,然其暴政亦能亡国。
后世之君,当以此为鉴,以德治国,以礼安民,方能长治久安,永享太平。
如果要讽刺汉武帝的话。
(文言文)汉武帝之治,虽号盛世,然其弊亦昭昭。
帝以雄才大略自诩,穷兵黩武,劳民伤财,实乃不智之举也。
昔者,帝欲开疆拓土,以显武功,遂连年征战,西方不宁。
匈奴未灭,又起南越之患,兵连祸结,百姓疲于奔命。
夫兵者,国之凶器也,不可轻用。
帝之穷兵黩武,非但无益于国,反使生灵涂炭,哀鸿遍野。
又,帝好神仙方术,求长生不老之药,乃遣方士入海求仙,耗费巨资,终无所获。
此等荒诞之行,非但无益于身,反使国库空虚,民生凋敝。
夫人生有涯,而欲壑难填,帝之追求长生,实乃愚不可及也。
再者,帝虽重儒术,然其用人之道,实有偏颇。
奸佞之徒,如江充、苏武等,得以重用,而忠良之士,如司马迁、公孙弘等,则遭谗陷。
此等用人之失,使朝政昏暗,奸邪当道,百姓苦不堪言。
故曰:汉武帝之治,虽有其功,然其弊亦不可忽视。
穷兵黩武、追求长生、用人失当,此三者皆其弊也。
若帝能知过而改之,则国家幸甚,百姓幸甚。
然惜乎,帝终未能醒悟,以致后世讥之曰:“武帝之治,虽盛犹衰。”
悲夫!
如果要讽刺唐太宗的话。
(文言文)唐太宗,名世民,唐之英主也,然亦有其不足,吾以微言讽之。
太宗皇帝,英明神武,开创贞观之治,西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诚为一代明君。
然其治下,亦有瑕疵,不可不察。
其一,太宗好战,虽能平定天下,然兵戈之祸,百姓何堪?
征战连年,生灵涂炭,虽得疆域之广,然失民心之和。
古人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太宗皇帝虽能察之,然用之过甚,非长久之计。
其二,太宗重权术,虽能驾驭群臣,然亦使朝野之间,人心惶惶。
权谋之术,虽能一时得势,然非长久之计。
太宗皇帝若能以诚信待人,以德治国,则朝野之间,自能和谐。
其三,太宗晚年,渐失初心,奢侈浪费,贪图享乐。
古人云:“俭以养德,奢以败身。”
太宗皇帝若能始终如一,保持节俭之风,则能永保江山社稷。